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学常新。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催人奋进。长征,是一座永远挖不尽的精神矿藏,值得我们永远学习。这段时间,我反复研读《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一书,该书系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刘统研究员所著,对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懋功会师后所面临的革命道路选择进行介绍,尤其对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之间的斗争细节予以再现,这场斗争更是被毛泽东称为“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读毕之后,我感慨万千、受益良多,联想到业已从事近十年的防震减灾事业,得出以下几点深刻认识和长远领悟。

理想信念要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正是靠此,红军才能跨激流险滩、翻冰寒雪山、越茫茫草地,完成长征这一人类历时上的伟大壮举,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力主北上,后来的历史进程也雄辩地证明,只有北上,才是正确且富有远见的决断。反观张国焘,理想信念动摇、军阀习气浓厚,拥兵自重、执意南下,最终造成红四方面军的惨烈牺牲,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沉重代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无疑是防震减灾事业的真实写照,地壳内部运动是研究对象,人民生命安全是出发点与落脚点,地震学科是前沿交叉学科,地震安全保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安全基石。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奋力担当作为,持续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扎实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地震安全保障。

担当本领要过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长征途中,面对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抵昆明、调虎离山袭金沙,带领红军战士突破重重包围,到达川西小镇懋功。在这里,对于张国焘在红军下一步战略选择上的举棋不定、迟疑不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正是依靠无畏的担当和非凡的本领,率领中央红军先期单独北上,用实际行动证明自身的历史正确性。反观张国焘,南下初期虽然取得一定的胜利,但面对国民党中央军和川军的合力围攻,不得已再次翻越夹金山,部队人数也从八万人锐减到四万人,也证实了毛泽东“南下是绝路”的论断。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我们担负着时代的神圣使命,奋斗着人生的崇高理想,这需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实干笃行、奋楫争先,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和事业发展环境,顺利推进国家重点项目工程,持续提升地震监测预报业务能力,扎实做好震害防御基础工作,主动拓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以无畏的担当和非凡的本领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

斗争精神要加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斗争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受传统文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受党长期教育培养,以及在实践中不断经历风吹雨打、千锤百炼的结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第四次反“围剿”中,毛泽东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被撤销党内职务也不妥协;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他又同李德的“左”倾军事教条主义进行有理有据的斗争,最终失去军队指挥权。“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革命形势也逐步好转。这个时候,他的斗争精神却愈发强烈,面对张国焘妄图另立“中央”的阴谋,毛泽东坚定选择北上,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带领革命的“火种”到达陕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上,斗争精神亦是不可或缺的。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全国震情形势愈发严峻,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需求愈发强烈,但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尚未落地、地震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地震监测中心站改革任务需要深化地震预警信息服务还需规范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处关键阶段等问题依然突出。这都需要我们发扬斗争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破釜沉舟的勇气推动地震系统全面深化改革,进而实现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汲取红色营养、淬炼红色品格、赓续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本领担当、发扬斗争精神,在防震减灾事业的进程中奋楫前行,以自身行动争做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