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记录着党的光辉历史、承载着红色革命传统,在阅读红色经典中汲取文化养分和精神力量,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提振自律自强、奋发有为的精气神,让红色文化成为全局工作人员团结一心、干事成事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开展读书活动中,我阅读了曲波创作的红色经典《林海雪原》 ,小说讲述了一场在东北茫茫林海雪原中的剿匪斗争,年仅二十二岁的少剑波带领三十六人组成小分队,潜入林海雪原,缴获“先遣图”、智取威虎山、百鸡宴活捉座山雕……最终,通过团队的协作,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英勇的小分队彻底地消灭了残匪,保卫了一方和平。在整个剿匪的过程中,小分队不畏艰险,高度发扬了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面对恶劣的自然气候,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困苦。在零下四十度的雪海里,与敌人斗智斗勇,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难:有时在石洞里睡觉,与野兽为邻;有时钻进雪窖里休息,以雪为衾。为了完成任务,小分队苦练滑雪技巧,竭尽全力与大雪“交朋友”,连续数日在雪地中疾驰,在像飞沙一样硬的狂风暴雪中,挣扎前进。他们跨谷飞涧、攀壁跳岩,战胜了神话般的天险,发挥了孤胆作战的奇能。
在阅读过程中,我看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种将生死视若平常的力量;看到了头可断,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远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一位的信念。究竟是什么使他们如此坚定呢?这就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少剑波带领的剿匪小分队不畏艰难险阻、视死如归的精神令我钦佩,杨子荣这种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精神令我敬仰。剿匪任务的艰巨超乎想象,可他们却凭借一股集体与信仰的力量劈波斩浪,这正是《林海雪原》让我为之动容的地方。
作为山西地震人,正值新时代山西地震防震减灾事业高速发展,我深感骄傲又心潮澎湃。我要学习《林海雪原》剿匪小分队勇于拼搏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绝不退缩。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防震减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指导思想,以新时代山西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为方向,不断深入钻研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坚持抗震救灾精神,为山西防震减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西作为全国“七大地震带”之一,防震减灾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山西地震人全体的努力。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山西子项目、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完工,离不开省局及各中心站的集体合作,提高了新时代山西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综合能力,为地震安全持续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山西地震人不断致力于各种防震减灾宣传,利用防灾减灾宣传周,普及防震减灾知识,防震减灾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社会公众这个大集体投身防震减灾的氛围日益浓厚,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基层基础正在广泛形成。山西地震防震减灾事业迈入新的高度。
《林海雪原》这本书让我深深理解了共产党员身上“粉骨碎身浑不怕”的精神和“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追求。小分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坚定的集体主义精神,更会永久滋润着我们地震人的心田,丰富着抗震救灾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地震人前进,让我们发挥集体与信仰的力量,共同谱写山西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