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中心支部 程紫燕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我国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以及体制改革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防震减灾事业也在迅速发展。

与地震的印象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第一次懵懵懂懂的知道了地震这个事。记忆中为了知道地震可以迅速逃生,在家就倒立一个啤酒瓶,上课时就把铅笔立在桌子上,或者看天花板上的吊灯会不会晃……但是通常没有地震它们都会倒。现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山西省258个预警终端都已建设验收完毕。 前不久发生的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4.3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给唐山市提前10秒预警,给天津市提前39秒预警,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应对地震的反应能力和减少地震带来灾害的应对能力。

91年忻州地震后的我所在的小学也在地震后举行了全校的地震应急演练,一切都很简陋,老师领着我们集中在大操场,没有书包护头,也没有弯腰快走。现在我孩子所在的学校平均每年组织一次地震应急演练,无论是演练的方案,还是实际操作都安排的科学规范,都提高了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了师生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培养了学生终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习惯

之后还经历过一次地震谣言,大概在96年暑假的时候,不知道何处传来要地震的消息,大人们都很紧张,我们的家属院还安装了一个电铃,说一旦有了地震的消息就会响铃,然后我们都可以迅速逃生。在安装后几天的凌晨,睡梦中被电铃吵醒,我和妈妈、弟弟迅速跑到户外,一夜未睡也没有地震发生……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了房子是预制板结构、厨房卫生间有管道可以支撑住倒塌的房屋。在网络和手机构建的新媒介环境下,我们应对新媒介环境下谣言的传播,手段更加完善,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可以持续播发澄清信息,可以消除恐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我们还有监测手段,可迅速识别谣言,并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我们建立了700余所避险场所,  20余个挂牌的避难场所,都是为了有效应对突发地震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于2009年正式发布,《山西省地震应急预案》2020年底已印发最新版本,新建立的山西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除了涉及真实地震应急方案,还涉及了应急戒备和其他地震事件应对措施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永不动摇。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更离不开习近平伟大思想的指引。